nba数据排名标准需58场。
2014年10月29日,nba正式公告联盟30支球队,新赛季对于数据统计排行榜的入选标准,做出了一些调整。
以下是具体内容:新规则:球员必须打够整个赛季百分之七十,即58场以上的比赛,才有机会进入数据排行榜。
这条规则唯一的例外情况是:如果一名球员出场总数未达到最低要求58场,但他的总数据被58场来除仍然能超出符合资格球员的场均数据,那么他就可以名列该项分类数据排行榜的榜首。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以上特例:2005年6月赛季,杰拉德华莱士出赛55场,总共送出138次抢断,场均数据为2.51次。
即便按照58场计算,华莱士的平均抢断数仍然有2.38次,超过出赛58场以上的球员中场均抢断数最高的布莱文奈特2.28次,所以在新规则之下,他仍然可以当选抢断王。
一般nba的球员要打满百分之七十的比赛才有排名,每个赛季是八十二场常规赛,那么就是意味球员各项数据有排名,至少打五十六场比赛,低于这个场次,是没有任何排名的,球员想争取得分王,助攻王,篮板王或者最有价值球员等奖项,参考为此。
在NBA如果想要拿到赛季的得分王奖项,必须要出场至少五十八场比赛,众所周知,NBA一赛季的常规赛一共有八十二场比赛,需要打满百分之七十的场次才可以竞争得分王,所以算下来就是必须出场五十八场比赛,拿到得分王的前提条件就是得分能力足够强大。
在NBA联赛中,想拿得分王必须要满50场或50场以上。通过每场比赛的叠加到赛季末会有一个统计。得分王需要每场稳定的输出,而且时不时要爆发一下多拿几次高分。例如詹姆斯哈登曾在2019赛季,多次拿到40+ 50+甚至60+,最终夺得得分王。而且是历史上最有含金量的得分王之一。
在NBA想拿常规赛得分王,至少要打70场常规赛。
NBA常规赛有场均得分排名,但场均排名得分第一的选手,如果比赛场次少,将得不到得分王的称号。
得分王是将参加各场次的得分相加,总得分排名第一,即为得分王。
NBA常规赛共有82场比赛,有一个漫长的赛季,一名运动员很难在常规赛参加所有82场比赛。
如果想争得NBA得分王的称号,那么场均得分将在30分左右,总得分不能少于2000分。所以一名运动员参加常规赛的比赛场次不能少于70场。
至少参加70场常规赛,只是能获得得分王的基础,不是一定能获得得分王的称号。
从1969-70赛季起,NBA改为用赛季平均得分作为标准,并且当选球员必需满足至少参加70场比赛或者总得分超过1400分两个条件中的一个,68-69赛季之前,NBA赛季得分王是以总得分为标准的。
篮板王参与排名需70场或800个篮板球,助攻王参与排名需70场或400次助攻,
抢断王参与排名需70场或100次抢断,
盖帽王参与排名需70场或123次盖帽,
最佳投手参与排名需投中400次或赛季得分总数800分,
三分王参与排名需投中82个三分球,最佳罚球手参与排名需罚中123球
在不考虑停摆等非正常原因缩水的话,正常情况下至少要打58场比赛才能参与得分王的评选。
得分王的评选是根据场均得分排名来的,并不是说参加场次越多得分越高就是得分王。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只出场一次拿到高分就参与得分王的情况,按照规则至少要参加球队当赛季70%的常规赛才能参与评选。
正常的常规赛是一个赛季82场,70%就是57.4,也就是58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