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有5个,之后有3个退出,最终只剩2个:北京-张家口、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2014年3月14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北京-张家口、波兰的克拉科夫、挪威的奥斯陆、乌克兰的利沃夫、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等五个城市正式申办2022年的冬奥会。
2014年05月26日,波兰克拉科夫市市长宣布,克拉科夫将退出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申办,因为在上周日的市民投票中,将近70%的投票者表示反对申办。
2014年6月30日,因国内政局动荡,乌克兰利沃夫宣布退出申办。
2014年7月7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宣布完成对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的初选,并根据规则选出三个候选城市:中国北京、挪威的奥斯陆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2014年10月2日,由于挪威政府投票拒绝提供财政支持,奥斯陆市不得不宣布放弃申办2022年冬奥会。
最终,候选城市仅剩北京-张家口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北京终究还是北京,终究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中国的政治中心,而哈尔滨作为哈尔滨的省会,其政治地位自然无法与北京相比。
北京在国际上的国际影响力大于哈尔滨,有利于彰显中国的综合实力与形象!
奥运会的举办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便这次中国以节俭为宗旨,但其资金预算也高达39亿美元,这对近年来经济不景气的哈尔滨来说确实难以承受。
社会效益,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过后场馆破败,经济衰退。相比之下,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虽然投入44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但是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却远超其投入,例如主会场鸟巢体育馆在奥运会过后成为了火爆的游客观光区,同时也成为了大型赛事或演唱会的举办地。
而如果让哈尔滨举办,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类似巴西在奥运会之后的经济倒退,债台高筑!
北京的基础建设比较完善,在2008奥运会的440亿美元投资当中,有3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北京冬奥会的基础建设无需再进行特别大的投资,也符合本届冬奥会的节俭宗旨!
相比之下,哈尔滨的基础建设则相形见绌
北京举办过亚运会及夏季冬奥会等大型赛事,整座城市的举办经验丰富,而哈尔滨则没有举办过大型的综合型赛事。
最后,希望2022冬奥会举办成功!
哈尔滨去承办冬奥需要的投入太大了。北京毕竟是首都,北京到张家口不到200公里,气温却很冷。他们一起承办,雪上项目在张家口,冰上项目在北京。正合适。要是弄到哈尔滨,离北京太远了。不好来回走。再说了,国家体育总局不是傻子,人家自己早就计算过了,咱们能想到的人家难道想不到吗?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是一个哈尔滨人,对于冰雪我十分熟悉,对于不在哈尔滨办,而选址为北京~张家口办冬奥会,在这里我说一说为什么不选哈尔滨的原因
1,哈尔滨是冰城没错,但是哈尔滨附近没有大型滑雪场!最近的是亚洲有名的亚布力但是距离很远有225公里,而北京到张家口有190多公里!虽然相差不多,但是我们这里是东北,冬奥会在冬季举行,一旦下雪高速不通,就要坐火车,这就是个大问题了,时间太慢!而北京现在专门修练京张高铁,可以满足大量人员观赛,毕竟举行比赛需要观众!
2财力,哈尔滨只是黑龙江的省会,经济发展在全国不是很突出,而北京就不同了,首都,政治中心,经济区域中心!冬奥会作为大型赛事,场馆后勤都需要大量建筑经费,哈尔滨都是很吃力的!北京有08奥运会的场地可以继续使用,这省钱,还能提现绿色奥运的理念!
3.就是经验,哈尔滨没有举行大型赛事的经验,这里是全世界的,而北京就不多说了!
4倡导,在北京举行冬奥会能让更多人喜欢上冰雪运动,而我一个正宗的东北人,从小就跟冰雪打交道,即会滑雪,还会滑冰,这项赛事举行就我们的宣传意义就大大降低了!
张家口+北京,基础比哈尔滨好。场馆北京就有现成的,冰上比赛北京举办,雪上比赛张家口举办,虽然两地距离不近,但是高铁已经把两地串联在一起了,中间还有一个恐怖的高铁长城站!为一个站把一个山掏空了,绝对震撼。
因为知名度不够。
申奥的时候专门解释过。
当时的奥运会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哈尔滨也申办过冬奥,但失败了。
主要原因在于哈尔滨的国际知名度不够,设施不完善,也没有举办过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所以最终败北。
而北京的国际知名度很高,又刚举办了非常成功的夏奥,设施场馆齐全,举办国际赛事的经验也非常丰富。所以在哈尔滨申奥失败后,就由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结果一举中第。
2022冬季奥运会不会延期。由于中国当前抗击疫情的大好形势,我们成为全世界第一支全面复工复产的国家,再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有强大的祖国和14亿中国人民做后盾,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应对任何突发事件。最后,预祝2022年北京冬奥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