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大家真是谈的太多了,其实很简单,大赛成绩加竞技状态再考虑一下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奥运会名单就出来了。那就是,男队员为马龙许昕樊振东,女队员为刘诗雯陈梦孙颖莎最好。具体这样分工:
男团:马龙 许昕樊 振东
男单:马龙 樊振东
混双: 许昕 刘诗雯
女团: 刘诗雯 陈梦 孙颖莎
女单: 刘诗雯 陈梦
男子方面争议不大,就是许昕到底参不参加单打的事儿。如果届时马龙身体恢复不到最佳状态,或者小胖樊振东再次低迷,估计许昕有可能有单打机会。不过从卡塔尔公开赛看,许昕输给皮切福德还是有遗憾的,对西蒙-高茨也是险胜,而且马龙和樊振东都比许昕大赛成绩好,所以现在看,许昕单打希望不大。他可能重点真在混双项目和团体项目上。
而女队这方面,刘诗雯和陈梦基本锁定了两个名额,而唯一不确定是丁宁和孙颖莎到底该如何取舍。为啥这样说呢?
因为,刘诗雯和许昕已经凭借国际乒***决赛混双冠军获得了东京奥运会混双参赛资格,加上她有世锦赛女单冠军作为筹码,只要伤病控制得好,她基本锁定了一个单打,而陈梦凭借卡塔尔公开赛战胜伊藤美诚夺冠也基本锁定了一个单打名额。
丁宁和孙颖莎估计会争夺一个团体第三人,本来丁宁有大赛成绩和奥运经验优势,但是0-4惨败伊藤美诚,而且第三局被打11-0,还是说明技术不行了,再多的经验也没用。经验和心理还是用在技术实力差不多的两个球员之间,如果技术实力差太多,不管用的。况且,双打丁宁和孙颖莎在德国公开赛输给石川佳纯平野美宇,卡塔尔公开赛她和陈梦输给林叶于梦雨组合。同为左手,她与许昕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丁宁的低迷给孙颖莎创造了机会,就看国乒领导怎么选人了,是选技术实力更好的孙颖莎还是算大赛成绩和经验更好的丁宁?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男女项目共五个,即混双,男单,女单,男团,女团。规定每个队只有3名队员参赛。另加一名预备(P卡)队员。
而中国乒乓球是地表最强队,因此在选择队员上,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终极目标是夺冠,不像其他大多数国家地区队志在参与。
中国乒协对奥运队员选拔有比较科学的机制和指标,我们吃瓜群众只能动动嘴皮,凑个热闹,帮个人场。
我感觉如下几个因素是应该在考虑范围的。
(一)综合实力。必须是国内一线队员。
(二)外战成绩。在去年以来的国际赛事中,与外国选手的比赛胜率高。
(三)大赛经验。奥运会比赛的气氛是其他国际大赛不可比拟的,平时成绩非常突出的选手,上了奥运赛场都有可能怯场,因此奥运经验对确保夺冠必不可少。中国有莫斯科沉痛教训。
(四)奥运战略。奥运会是长期举办下去的世界顶级赛事,这一届的参赛选手要考虑传帮带,为巴黎奥运会做积储,培养新人。
(五)主要夺冠竞争对手的克制。各国参赛选手经过世界大赛获得资格,很多国家也早早通过选拔确定了参赛名单,我们的目标是夺冠,就要对世界其他国家已经确定的参赛选手进行考究,明确最大冲金对象,然后在选择国乒队员时,在水平实力相当前提下,谁对最大冲金对象有较大克制技术的就有优先权。
当然应该还有很多因素,那都是刘国梁主席他们团队需要考虑周全的事,吃瓜群众有个吆喝就可以了。
世锦赛单打冠军必上奥运会单打已成了难解的死结!如果不能破旧立新,选贤任能,有可能重蹈兵败莫斯科的覆辙!
升国旗,奏国歌,是每个参赛运动员的梦想。但对于乒乓运动员来说,仅是升国旗而奏不响国歌,就是失败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说,外战成绩对于奥运会选手的选拔条件应摆在首位,锅里抢不到,专在碗里耍横的人,首先要淘汰出局!
唯经验论者可以止于丁宁了!莫说丁宁脆败伊藤,就是一般的削球手,丁宁也是莫可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经验再足也是枉然!而丁宁引以为傲的金左手,在与第一第二的选手配对都出不来成绩,丁宁确实已跟不上时代了!
六大主力去了一个内战王朱雨玲,去了一个心有余力不足的丁宁,老中青刘诗雯陈梦孙颖莎王曼昱上奥运会才是最佳选择!
刘诗雯避战伊藤已在国人心中丧失了信任,王曼昱近来虽然凭两个擦边球侥幸赢了莎莎,但综合成绩还是不如莎莎,个人意见,混双刘诗雯,团体赛女双刘诗雯陈梦,一单孙颖莎,如果团体赛单打刘诗雯能避开伊藤,再不济中国队都可以在团体赛稳拿三分!
目前单打最稳定的是陈梦和孙颖莎,而且排名靠前,刘诗雯积分想超伊藤已是不可能的事,凭日本人的心计,在半决赛让中国选手pk那是必然的!而在决赛中无论陈梦还是刘诗雯,在日本强大的主场气势压力下,都有可能***!能抗者只有孙颖莎,这在世界杯团体赛已经检验过了,这才叫真正的大赛经验!
奥运会女队最佳阵容:
团体赛:刘诗雯陈梦双打,孙颖莎一单。
单打:陈梦,孙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