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运会陕西省代表团一共夺得19枚金牌、15枚银牌和23枚铜牌,奖牌总数57枚,位列全国第12名。
陕西获得的19枚金牌分别是1.U14男子双人十米跳台跳水;2.U14男子单人十米跳台跳水;3.U17男子体操团体;
4.武术套路团体项目;
5.武术套路项目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6.U18男子足球;
7.女子跳水全能;
8.滑板男子街式项目;
9.赛艇男子四人双桨;
10.女子橄榄球奥运联合队夺金,陕西省籍运动员在其中;
11.赛艇女子单人双桨;
北京时间9月8日,全运会比赛仍在进行中,今天组委会一共安排了12个项目的比赛,不过其中只有跳水和飞碟项目有奖牌诞生。在跳水男女个人全能赛和男女飞碟多向赛过后,全运会金牌榜也迎来了更新!陕西7金1银3铜登顶,广东第4,多队金牌仍挂零!
陕西队拿到的7枚金牌,分别来自于男足U18、武术套路之团体、武术套路之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体操男子U17团体组、跳水青年组男子跳台、跳水青年组男子双人跳台、以及跳水女子个人全能这七个项目。作为历届全运会的夺金大户,陕西队在本届全运会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陕西省确定了54个全运会比赛场馆、4个备选场馆,这54个场馆按照区域分布在西安市(22个)、咸阳市(6个)、渭南市(6个),宝鸡市(5个)等地,预计投资202亿元。
全运会只举办短短十几天,但是无论是会前会中准备得如何,还是会后如何“善后”,都考验一个城市、一个省的综合水平,其评价范围也不仅局限在全运会这一活动,所以第十四届全运会,对西安和陕西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2000亿不是小数目,短期内不可能赚到。
从十四运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整个西安市(陕西省)在2017年到2021年这5年,围绕这届全运会,基础设施的投资达到了2700个亿,其中西安地区26个体育场馆的建设资金投入达到177个亿。
直接收入的话,根据陕西媒体的报道,大约是13.5亿元,包含了72家企业的赞助,社会捐赠、特许经营以及市区执委会的开发收入,赛事市场开发收入。当然,举办大型体育比赛从来都不指望短期获得超高的回报,而是一种长线投资,这其中的间接收益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因为大型赛事的举办会带来巨大的城市关注度,其宣传效应是难以估量的,同时在基础建设上的投资也会带动城市整体升级,整个城市都会加速发展。况且本届全运会应该是近几届热度最高,讨论最多的,相信从长远来看,西安市通过本届全运会获得的收益远不止2000亿。
此次十四运,西安为全运会投资了2600多一块钱。西安相关建设工作总投资约2600亿元,涉及54项重点任务,共521个具体项目,其中18个场馆几乎都是新建。而重点任务中,还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地铁14号线建设、断头路打通、口袋公园建设等民生领域。
至于说全运会能否赚2,000亿的问题。虽然一次运动会不一定赚得回来。但把目光放远30年50年以后。这2000多亿的投资就会觉得完全是值得的。
这些投资大量用的都是陕西本地的企业,雇用的都是本地的工人,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本地生产的,这本身就拉动了地方的经济。再加上这些建筑建成以后的长期使用与经营创收,也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这些项目建设以前规划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用2000多亿的投资生产出更高价值的公共服务产品了,况且这次全运会很多比赛都放在周边的城市举行。也进一步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这种投入是会升值的,通常按照三三制的角度考虑,一个建筑30%是原材料成本,30%是人员及其他投入成本,还有30%是利润及税收,这利润与税收部分就是为陕西创造的新财富。
进一步的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一定能够收回投资本钱的。最起码的肉眼都可以看到的,就是西安现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大新闻了。#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 #微头条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