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所周知的情况影响下,包括NBA在内的世界各大顶级联赛全部暂停或者直接取消。这样一来,原定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东京奥运会受到的影响分成两个方面,首先是日本自身的情况不容乐观,被确诊的人员越来越多,局势不太好控制。其次,各大联赛虽然暂停,但是从来没考虑过要取消,随意拖到6月份重启并征战到8月份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全世界各大联赛就将跟东京奥运会的档期“撞车”。若是东京奥运会能够忍受没有职业球员参加比赛,那倒还好说,但现在东京奥组委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个情况。
此前,东京奥组委还是死撑着,表示奥运会不会延期。但是在3月23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奥委会都表示当下无法参加比赛,所以宣布退出今年夏天的奥运会。缺少了这样两个重量级的国家代表队,奥运会的处境马上变得艰难起来,接下来,又有几个国家宣布退出今年的奥运会,或者只能接受延期举办。
最终,日本方面表示同意奥运会延期,只要国际奥委会同意了就行。从目前的局面来看,今年的奥运会将不可避免被推迟。不过奥运会还需要挑选新的档期,因为无论电视转播、广告赞助、奥运会的房屋出售等问题都牵扯大量利益。
最后,奥运会的延期苦了为此努力准备的运动员。不少运动项目就靠着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挣点发展经费。要是奥运会不能顺利重启,那这些运动员可能会在自己的黄金年龄错过比赛。
奥运推迟最大的影响就是各运动队的状态与备战计划,毕竟许多国家的体育战略以四年一度的奥运为节点,其实一直以来日本奥组委的犹豫与举棋不定的焦点就在于前期的投入与付出,如今疫情肆虐全球,奥运推迟几乎是唯一的选项,主办国为此付出牺牲难以避免。
假设奥运依然不推迟,所造成的影响大概率就是大批参赛国退出,这对奥运的影响显然更大,如果疫情控制乏力,这时候举办奥运无疑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当有些国家宣布退出时,奥运推迟也只能是迫不得已,当退出潮启动,几乎相当于替奥组委做出了决定,毕竟对主办国而言,退出的影响显然比推迟的影响要大得多。
至于奥运推迟举办的影响对主办国日本而言,那就要看日本的后续计划,当然这一切还是会以利益为主要考量,毕竟举办奥运的投入是天文数字,从前期的规划、场馆建设到各种必要设施的齐备,都需要主办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推迟举办也是减少这一损失不多的选项。
由于冠状病毒的流行,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已正式宣布推迟到2021年举行。但无论举办时间如何,奥运会都将保留“ Tokyo 2020”的名称。
国际奥委会主席Thomas Bach 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电话会谈中,双方均“100%”同意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
虽然奥运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体育赛事,但它对其他许多其他重大赛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橄榄球联合会中,今年的“六国联盟”(Using Nations)的比赛推迟。
在足球方面,2020年欧洲杯(Euro 2020)被推迟,并将于2021年夏季举行,而这项运动最早在4月30日在英国暂停。
如果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虽然没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对我们那些比较大的队员来说,肯定不是好事。到2821年,马龙33岁了,丁宁31岁了,刘诗雯也30岁了。毕竟年龄这个很重要啊。30岁的,和20岁的,状态就有很多的不同。许昕也30岁了,年龄都偏大,也不一定是最好状态了。可是如果不延期,日本的非冠肺炎,不知能控制在什么情况。如果控制不好,还不如不参加,运动员的身体比那什么金牌重要很多。反正,目前很难说,要看日本的役情发展。当然,我们还是愿意能按时举行。谢谢您们!
影响很大啊!这是我今天要写的一个专题,不过有朋友问了,就请提前给大家列出来的一个赛历——
2021年赛历——
国际田联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2021年3月13日至15日举行,东道主为中国南京。
欧洲杯:2021年6月11日至7月11日进行,东道主为欧洲各国。
美洲杯:2021年6月11日至7月11日,东道主阿根廷和哥伦比亚。
奥运会:2021年7月24至8月9日东道主为日本东京。
世界田径锦标赛:2021年8月6日至15日举行,东道主为美国尤金。
世界游泳锦标赛:2021年7月,具体时间待定,东道主是日本福冈。
环法自行车赛:2021年7月开始,赛期23天,东道主法国以及邻近国家。
世俱杯:2021年6月-7月,东道主是中国多城市。
这几年因为创作的缘故一直在体育圈里泡着,多少了解过一些项目各级运动员的现状。对于某些商业化程度低的项目来说,奥运=全部,一切训练日程,梯队建设,比赛安排都是围绕“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来展开的。
很多运动员会通过这四年大大小小的比赛,改进技术和研发新战术,然后争取在奥运会上将自己的竞技状态调整到最好。还有一些球队会在奥运的前一年放弃重要的国际赛事,以达到“藏招”的目的。比如去年女排世界杯塞尔维亚就选择以二队参赛,目的就是要在东奥上好好发力争金,如今延期一年不仅她们的如意算盘被打破,回归的老将二传明年就37岁了,能否出战就更加存疑。
年龄不是唯一的问题,国外的很多单项运动员没有举国体制,靠的是赞助商来维持基本的训练和团队,但是推迟一年代表赞助商们还要再掏一年钱,会导致不少个人运动员失去赞助进而失去参赛能力,被迫退出比赛。如果是你,练了十几年,最后倒在了终点线上,你甘心吗?
不要以为受影响的只有外国运动员。就拿中国的优势项目乒乓球来说,马龙88年的,明年就33岁了,大家都知道高水平竞技,30岁以后每长一岁都是天翻地覆的改变;而主要强敌张本智和则又长了一岁。同样的本来有望出战的刘诗雯,也许一年后就要让路给陈梦或者孙颖莎了...
苏炳添89年的,这两年简直是逆生长连连出成绩,2020本来是有望冲击百米决赛的;还有同样是89年,刚刚拿了世锦赛铅球金牌的巩立姣。
这些还都算功成名就的名将了,对于刚刚冒头,或者苦苦支撑的其他运动员,这一年会发生什么实在太难说了,可能被退役,可能被取代.....努力了半辈子,就想要圆一个奥运梦。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奥运就算没拿牌也是一个含金量超高的履历,退役了能靠这个头衔混口饭吃。如果就这样下去了,实在太遗憾太让人心痛了...
而这一年下来,各种比赛必然停摆,运动员们用什么来维持状态又是个大难题...
生命高于体育,面对目前这种情况,延期是必须的,也是所有人都支持的一个决定。
只是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这是毁灭性的打击。吃瓜的人,少一点幸灾乐祸,多一点同理心吧
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有哪些影响?各国运动队和运动员要重启备战方案,他们当中甚至选择退役,对老运动员在体能上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部分人可以被无情的淘汰,这就是体育的残酷性。影响最大的当属东道主日本,尽管延期的结果对日本而言,还是上签,但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在众所周知的情况影响下,包括NBA在内的全世界绝大多数职业联赛都陷入了停摆之中。这样一来,世界上其他的比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比如全世界体育比赛的龙头产品奥运会。
在3月下旬,东京奥运会终究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宣布延迟一年举办,最迟不会超过2021年重启。国际奥委会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主要还是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日本的情况不算乐观,强行举办东京奥运会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可能会令奥运会刚开始就被迫结束。其次,全世界各大联赛纷纷暂停,但是暂停不代表取消,也就是说这个联赛重启时可能会跟奥运会的赛程“撞车”,导致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质量下降。
基于这么多的考虑因素,东京奥运会决定延期举办,但是国际奥委会还是坚持让明年重启的奥运会沿用“2020东京奥运”的称呼,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对外的宣称中,坚持使用“2020”的前缀是为了在2021年起到庆祝全人类度过困难的作用,实际上更是商业方面的考虑。延期举办东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在赞助商和转播商方面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周边产品方面更加不愿意让步。
保留2020年的前缀,可以让现在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东京奥运会周边产品不用作废,在2021年还是能够继续贩卖。奥运会虽然是一个神圣的世界盛会,但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每一个决定都牵扯着大量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