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足联国际托托杯(UEFAIntertotoCup)简称国际托托杯,是一项供未能取得主要欧洲足球比赛(欧洲冠军联赛或欧洲联盟杯)参赛席位的欧洲足球俱乐部参加,在夏季举行的足球国际托托杯锦标竞赛。2007年12月,随着现任欧足联主席米歇尔·普拉蒂尼的上任,作为欧足联旗下冠军杯和联盟杯变革的组成部分,托托杯在2009年被废除,换言之2008年国际托托杯是最后一届的托托杯。欧洲优胜者杯(UEFACupWinners'Cup),是曾经的“欧洲三大杯”之一,由欧洲足联(UEFA)举办,获得欧洲各国杯赛冠军的俱乐部参加的欧洲足球赛事。1999年欧洲赛事改革后已经停止,各国杯赛冠***而参加欧洲联盟杯。该赛事自1960年开始举办,到1999年正式谢幕,从来没有球队连续2年卫冕成功。由欧洲各国主要杯赛的冠军(比如英格兰就是由足总杯冠军参赛而不是联赛杯冠军)参加。1999年,最后一届欧洲优胜者杯被意大利的拉齐奥队揽入怀中!并得以永久保存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欧洲奖杯。
在1998年之前,欧洲的洲际杯赛主要是冠军杯、优胜者杯、联盟杯和托托杯。其中冠军杯的参赛队伍是欧洲各联赛的冠军,所以98年之前感觉冠军杯的含金量非常高,都是货真价实的冠军之争。
优胜者杯的观赛感觉比冠军杯更好,基本都是攻势足球,经常出现大比分的比赛结果。联盟杯丝毫不差,很多现在冠军杯的常客那个时候就是联盟杯的常客,只不过那个时候联盟杯基本不怎么转播,一般国内只能看到决赛。
当年“欧洲三大杯”时期的欧冠,豪门和球星都没现在多?你信吗?
现在的“欧洲两大杯”是欧冠和欧联杯,如今的欧冠,对于欧联杯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在上世纪的“欧洲三大杯”时代,欧冠(欧洲俱乐部冠军杯)是地位最高,但对同时期的欧洲优胜者杯和欧洲联盟杯的优势,并没有达到“完爆”或“吊打”级别!
咱们先回顾一下“欧洲三大杯”时代,“欧冠”在1992年由“欧洲俱乐部冠军杯”改制为“欧洲冠军联赛”,在资源方面,逐渐向主流足球联赛的顶级豪门倾斜,而1999年欧洲联盟杯与欧洲优胜者杯合并,欧冠“扩军”为32队,这意味着联盟杯被“挖空”,大部分的足球豪门和足球巨星都被“搜刮”到了欧冠足球赛场。
而在此之前,欧冠对于优胜者杯和联盟杯的优势没有那么明显,改制和扩军之前,欧冠是各联赛的联赛冠军才有资格参加,这导致了“小世界杯时代”的意甲亚军季军球队,也没资格参加欧冠(只能参加联盟杯),参赛名额少,让欧冠充满偶然性。因为“四大联赛”球队数量在欧冠并没优势,所以那几年包括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星、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红星、法甲马赛、荷甲阿贾克斯和埃因霍温等“非主流联赛”球队,也能获得欧冠冠军。
与当时代表“联赛冠军”参赛的“欧洲冠军杯”不同,欧洲联盟杯规模较大,往往联赛第二第三第四名也能参赛,在这种情况下,像“小世界杯”时代的意甲,因为联赛整体实力强大,获得联盟杯冠军的几率就比欧冠更大。欧洲优胜者杯是各国杯赛冠军参赛,各队实力参差不齐(毕竟低级别联赛也能拿杯赛冠军),杯赛本身偶然性就大,所以优胜者杯几十年历史,都没有哪支球队能卫冕成功。
在欧冠扩军之前,球星没有像现在这么集中,球星们要转会时,也没有把买家的欧冠参赛资格看得很重——马拉多纳选择那不勒斯,巴乔选择尤文图斯,罗纳尔多选择巴萨和国际米兰,当时这些球队并没有获得欧冠参赛资格,但依旧可以买到各时期的足坛第一人,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就好比梅西C罗选择沃特福德或西班牙人这样的球队,可能性很低)。
这几项杯赛差别很大,冠军杯是俱乐部比赛最高级别赛事,联盟杯和优胜者杯都是次要比赛,因为冠军杯的参赛者都是各国联赛前几队参加的比赛,而联盟杯和优胜者杯的参赛者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与冠军杯相媲美。
当年的欧洲冠军杯是只能联赛冠军加冠军杯卫冕冠军参加,联盟杯和优胜者杯合并前是五大联赛2-5名可以参加联盟杯,杯赛冠军角逐优胜者杯。
三大杯中衡量一个联赛整体实力无疑是欧洲联盟杯,首先优胜者杯由于是各国杯赛冠军参加,各国杯赛赛制都为主客场淘汰制偶然性过大,加上各国豪强都集中精力争夺联赛冠军,或多或少会不那么重视杯赛,客观是减少了优胜者杯的含金量。
而当年欧洲冠军杯只能是各国联赛冠军一个队加冠军杯卫冕冠军参加(若当年联赛冠军和冠军杯卫冕冠军重叠时由本国联赛亚军顶替)。而五大联赛竞争激烈,具有夺冠实力的2-5名只能扎堆联盟杯,当年皇马巴萨,米兰双雄尤文那不勒斯,拜仁等等都是联盟杯常客。冠军杯可能8强争夺战才出现豪门对决,而欧洲联盟杯小组赛甚至资格赛就可能出现强强对话,最终能拿到联盟杯冠军的都是一路血战过来的。
所以按含金量来说我认为当年欧洲联盟杯大于或等于冠军杯,优胜者杯含金量最小,若有不对,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