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国际乒联德国公开赛进入最后决赛日,将上演男女单打半决赛、决赛。在中国已经拿到混双冠军,并且提前包揽女单四强的情况下,男单半决赛马龙大战德国奥恰洛夫的比赛就成了重中之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这次十分给力,不仅CCTV-5现场直播男女单打半决赛、决赛,而且还录播了昨天的男双、女双、混双决赛。使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可以在欣赏精彩比赛情况下过一个充实的星期日。
中央电视台2月2日直播录播德国公开赛时间表:
一、10:00 德国公开赛男双、女双、混双决赛(CCTV-5录播)
混双决赛 许昕/刘诗雯VS水谷隼/伊藤美诚(日本)
女双决赛 陈梦/王曼昱VS平野美宇/石川佳纯(日本)
男双决赛 马龙/林高远VS赵大成/张禹珍(韩国)
二、19:35 德国公开赛男、女单打半决赛(CCTV-5现场直播)
17:00 女单半决赛 朱雨玲VS陈梦
朱雨玲自从直通赛拿到冠军后,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一样,比赛中杀气腾腾。1/4决赛4-0完胜刘诗雯,只让刘诗雯一共拿到了17分。朱雨玲VS陈梦的半决赛更看好朱雨玲一些。陈梦要想取胜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和水平。
17:50 女单半决赛 丁宁VS王曼昱
波尔、奥恰是德国战车“双星”,正是由于这两名经验丰富的悍将存在,日本男乒也一直难以坐稳国际乒坛的第二把交椅。波尔出生于1981年,今年39岁,而奥恰洛夫则与马龙、张继科是同年,都是32岁。以上这几位选手的年龄在欧洲、亚洲呈现出不同的职业特点,而中国选手能够打到“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退役的年纪50岁,是完全不可能的。
像波尔、马龙等国际乒坛的优秀运动员,都是职业选手,但欧洲的体制及训练理念、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与国乒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化。波尔、奥恰包括日本水谷隼等球员,平时都是各自为战,训练也要靠自己来请教练、陪练,完全是一种自负盈亏的模式。只有到国际大赛时同一个国家的运动员才短期集中配合训练。
1.欧洲乒乓运动员,更多把这项运动当成工作。国乒的目标永远是:升国旗、奏国歌,甚至是包揽全部的金牌为国争光。而波尔、奥恰当然也会有这种荣誉感,只是在平时的比赛中他们把乒乓球更多的是当成一项工作来完成。国际乒联一年有多达15站公开赛,还有总决赛以及T2联赛等高奖金的商业型比赛。对于波尔个人的一个小团队而言,以他的能力和成绩完全是可以达到自负盈亏的。除此之外,波尔、奥恰还是欧洲各俱乐部职业联赛争抢的高水平选手。这些比赛的收入完全可以满足他的正常的工作收入,乒乓球即是他们非常喜爱、热衷的运动,又可以获得足够的报酬,波尔、奥恰当然希望自己的运动寿命更长久。
2.训练方式差别大,国乒高度模式带来更多伤病。可以说,欧洲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更加合理,波尔在采访时就曾说过:“我一周基本上保持训练2次,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而马龙、张继科、樊振东等人几乎每天都是大运动量的高强度训练,如果不保持这种水准的训练,你很难在国乒内部站住脚,波尔、奥恰由于相对竞争力较小,他们可以把训练当成玩,而中国选手必须把训练当成玩命,否则更新换代可以随时上演。像女队孙颖莎等新生代,技术先进、体能充沛,如若丁宁这种老运动员不加强体能、技术的训练,完全就是被打得找不着球的节奏。不过,正是因为这种训练模式,也给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了巨大伤害。像张继科就因为腰伤严重,有一次国乒赛后总结会,他竟是用担架抬到会议室听完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