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对战老鹰,小托马斯出场21分钟,13中7砍下了19分、2篮板、4助攻,帮助骑士拿下了一场胜利。从这个数据来看,小托马斯确实能将骑士带到新的高度。
按照前两场来看,小托马斯归来后,场均贡献18分,骑士的场均得分 由赛季平均(109.9)提升到了(129),比联盟最强的勇士 (115.6)也高出了13分。
赛后小托马斯说:“当我能够命中跳投的时候,当我能够快速移动的时候,我感觉速度又回来了,我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我有自信在场上做一切动作了,我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虽然我现在还没有上个赛季的力量,但是我知道我会慢慢找到的。”
我们可以看到小托马斯归队后,骑士增加了更多的无球跑动,要么小托马斯持球进攻,詹姆斯无球跑动,要么,詹姆斯带球进攻,小托马斯无球跑动,是不是有库里和杜兰特的感觉,这种打法,才是棋逢对手,看谁投篮更准了,这也是小托马斯归队给骑士的进攻体系带来的很明显的提升和变化。
骑士去年被勇士打懵也就是第三节和第四节,那么小托马斯有“末节之王”的称号,这对于骑士又是个利好。
最后,我们再看看去年小托马斯在凯尔特人的贡献,上场33.8分钟,场均得到28.9分2.7篮板5.9助攻。所以,小托马斯是完全有实力将骑士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谢邀!
131-127,骑士客场战胜魔术!“小刺客”小托马斯继首秀17分3助攻之后,此役再取19分4助攻2篮板,亦足够惊艳。
韦德赛后说,他是一个得分手,我们一直再帮他找回状态,等到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之后,他能把球队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这样的小托马斯真的能把骑士队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吗?
今天打魔术,小托马斯进攻端是这么玩的:
--借TT掩护,罚球线急停中投
--一个人杀篮下,低位急停中投
以及他第三节的4中4,连得12分,
--借克劳德掩护,兜出来,肘位中距离远射
--快攻之中,接克劳德传球追命三分
上赛季小托马斯的发挥可以说是依靠凯尔特人的整体战术,来到骑士之后,他打不了无球,只能和老詹分开时间带队,这样就差不多了,如果想和老詹融合一起打,就要看看这两人的融合付出了。
在今天早些时候结束的一场NBA常规赛中,骑士队坐镇主场以127-110击败开拓者队,本场比赛,小托马斯伤愈复出,他在19分钟的出场时间内,12投6中,砍下了17分3助攻,可见小托马斯的效率值极高。
考虑到小托马斯已经有近7个月没打过球了,而且今天才是第一次和骑士队友一起打球,这些因素都可以证明,小托马斯确实很不错,他依然保持着很高的进攻欲望,渴望回到球场上去帮助球队。
第一次代表骑士队参加比赛,就能够拿到17分,完全可以对小托马斯以后的骑士队生涯多一些想象,原本骑士队就有很多射手,而小托马斯也有一定的三分球投射能力,再加上小托马斯更加的稳定,完全可以融入骑士队的体系中。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詹姆斯下场后,小托马斯完全可以充当另一个得分点,虽然小托马斯的防守能力不是很强,但只要能够有得分入账,然后再等到詹姆斯上场后,就可以直接打出一波进攻***,从而锁定胜局。
对于一个因伤缺阵将近7个月的球员来说,小托马斯的复出首秀的表现只能用“牛逼”来形容。此役小托马斯出战18分钟,12投6中,高效拿到17分并送出3次助攻。
比赛中转换进攻,造犯规,急停跳投,突破造杀伤...体现了自己上赛季作为MVP第五后卫线二阵场均29分的实力。除此之外,几个直塞篮下更是体现了一名组织后卫的灵魂。有IT和罗斯组织,可以最大化解放詹韦的攻击实力。比赛之外还有帮老大出头吃到技犯。
即插即用是对他最好的评级,除了体能上稍显不足。
骑士队不换教练!谁来也白搭!从来不给新人机会!都是用些有經验过了颠峰的明星球员!教练没战术都是靠老队员凭经验自帶体系的战术!脑残之人做为普通人顶多算个残废!当脑残之人当领导或教练引领自己团队时!那就是祸害!古话说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泰伦卢球员时就一蓝领防守者,根本不懂什么战术!教练叫他防谁就防谁!脑子里懂的配合也少I所以他当教练就是让驴当司令!白废劲!
谢谢邀请,这个称号是来自上赛季凯尔特人时期,小托马斯逆天的表现!在少帅斯蒂文斯的***下,凯尔特人在常规赛一路高歌猛进,并且一路杀到了东决,虽然最后被骑士横扫,但是托马斯这个175小土豆却表现很抢眼!常规赛场均25分以上,经常在第四节上演逆天表现,于是有了一个末节之王的称号!
看过上赛季凯尔特人比赛的都知道,托马斯能这么出色很大程度上是体系带来的。就算你托马斯能耐再大,你身高也是硬伤,在长人如林的球场显得很渺小,但这个也成了他的优势,他可以利用速度甩开对手。
不知道是自信心爆棚还是心比人高,休赛季托马斯公开表示老板安吉应该给自己开一个亿元大合同,意思是安吉老板得用钱把他埋起来,堆的比他还高他才满意。不知道是托马斯点儿背还是安吉运气好,这个时候欧文向骑士提交了离队申请。
一个上赛季还自恃为巨星的球队领袖,而如今却沦为给一个二年级新秀打替补的份上,短短不过一年不到,就物是人非,除了现实的残酷,更多的还是托马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