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点到5点 读懂天气预报,要先分清时间用语对应的时间段。 白天:8时至20时; 凌晨:3时-5时; 早晨:5时-8时; 上午:8时-11时; 中午:11时-13时; 下午:13时-17时; 傍晚:17时-20时; 夜间:当日20时-次日8时; 上半夜:20时-24时; 下半夜:次日0时-5时。
《史记·宋微子世家》: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这是朝鲜一词的最早记载,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武王灭商后,箕子渡海去了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由此可知“朝鲜”一词在西周初年就存在了,历史长达三千余年。朝鲜北部经历了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高句丽四个历史时期,南部则是三韩国并存。
在朝鲜半岛南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出现马韩、辰韩、弁韩三个小部落,合称“三韩”。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后被百济统一。公元前57年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伽倻,公元6世纪被新罗吞并。918年,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王建被下属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今开城,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朝鲜王朝。李氏王朝的国号是明朝太祖皇帝所赐,李成桂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派使臣向明朝称臣。明朝皇帝朱元璋取“朝日鲜明”之意,赐国号“朝鲜”,史称“朝鲜王朝”。
朝鲜李氏王朝的官修地理志《东国舆地胜览》上关于朝鲜之名的由来:国在东方, 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23年,朝鲜内部政变,擅自废黜国王李珲。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辞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后金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后金朝贡,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升级”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我们来听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看那朝日鲜明的江山,遍地是金银和宝藏,三千里锦绣河山如画,五千年悠久历史长。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智慧的人民光荣无上,让我们奉献出全部身心,永远保卫祖国朝鲜。
弘扬白头山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力量无穷像海涛奔腾,按人民意志建设国家。愿朝鲜永远光辉灿烂,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中国境内有很多朝鲜族人,最初他们被叫做朝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有意思的是,朝鲜这个词还是来自中国的古书《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
大概公元前200,《尚书大传》中提到朝鲜的意思为“朝日鲜明”。
到了1392年,高丽王朝被李成桂推翻,向大明称臣。明太祖朱元璋选定了朝鲜为其号,由此朝鲜被定为国民。
1401年,明惠帝正式册封朝鲜太宗为朝鲜国王,由此朝鲜两个字彻底决定下来。
朝鲜人对朝鲜两个字并不反感,甚至还有自豪,就像国歌里的“看那朝日鲜明的江山”。
首先谢谢悟空邀请。
朝鲜一词应该是朱元璋给高丽定的国号。在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为争取宗主国中原王朝的同意,李成桂以高丽古名“朝鲜”和其父就职之地“和宁”两个国号,遣使请宗主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裁定选择。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意为“朝日鲜明”。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此国名一直延续到今天。
应该说,无论元朝,明朝,清朝在对待朝鲜的问题都十分宽厚,朱元璋更是把朝鲜定为“不征之国“。万历年间对朝鲜更是恩同再造,有复国之恩。朝鲜王朝政权始自朝鲜太祖李成桂。他在1392年威化岛回军灭高丽,杀高丽恭让王王瑶,建立朝鲜王朝开始,一直到延续到1910年朝鲜纯宗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被日本吞并结束。朝鲜王朝居然历经了519年,经27代王(不是皇帝)。和明清两朝差不多。李氏王朝作为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居然能立国500余年而平安无事,这不得不说是个让人意外和惊奇的事情。满清虽然灭国朝鲜。但没有占据朝鲜半岛。只不过是让朝鲜依附与他而已。
那么李成桂为何要造反?在1388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高丽朝中亲元反明势力在得知蓝玉深入北元腹地的时候。派大将李成桂领兵三万领号称十万的高丽军队进攻明朝,但大军到达鸭绿江上的威化岛后,李成桂已经意识到此次进攻无疑于以卵击石。而且士兵死走逃亡的甚多,根本无法控制。士气低落逃亡不断,李成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一是进攻明朝,自己全军覆没。二是起兵造反。还有一线生机。结果李成桂选择了后者。李成桂带领最精锐的高丽大军发动政变 。
李成桂在称王以后,在和明朝划定疆域的时候,李成桂希望以铁岭为界,因为在明朝之前,高丽非法占据了几乎整个辽东,直到洪武四年,明军渡海入辽,才迫使高丽退出辽东。而明军收复东北,距离中国自安史之乱失去辽东,已经过去六百多年了。朱元璋对此功勋甚大。朱元璋对此断然拒绝,言道:与朝鲜边界只能以鸭绿江为界。至此以后朝鲜为中国藩属国五百余年,为日本殖民地五十余年。二战以后分裂至今。北为朝鲜,南为韩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你点评。
很多人认为“朝鲜”是来自朱元璋的赐名,取“朝日鲜明之国”的意思,但事实上,“朝鲜”一词早就有了。
李成桂取得政权之后,曾经向朱元璋上书,由大明天子钦定国号,并给了两个备选,一是用古中国的称谓:朝鲜,另一个则是用其父亲做官的地方“和宁”。
朱元璋觉得,还是使用古中国的称谓:朝鲜比较妥当,而且有“朝日鲜明”之意。
也就是说,是早有了“朝鲜”,“朝日鲜明”是朱元璋看到古称后的有感而发,并不是他的首创。《朝鲜太祖实录》也有如此记载:
“更国号一节, 遣人请旨, 或祖朝鲜, 已许自为, 既合正名。 今既更号朝鲜, 表文仍称权知国事, 未审何谋。”
所以,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成桂,都对采纳古中国的“朝鲜”很满意。
事实上,《史记》中就有"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的记载,在太史公的观念里,早在西周时,就有了“朝鲜”这个名字。
李氏朝鲜对自己古国名由来采纳的还是朱元璋的解释,《东国舆地胜览》中说:
“国在东方, 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
其实明离子觉得,古书中的“朝鲜”未必是指的现在的朝鲜半岛,很可能只是局部的地名,被后来的引用而数次扩大,成了如今朝鲜半岛的统称。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