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建英过人,久保建英过人集锦超清

tamoadmin 热门赛事 2025-09-06 2 0

25岁韦世豪希望自己快长大,久保建英成马洛卡过人王,你怎么看?

自2017年开始,中超政策规定每支球队的上场外援数量不得要和上场的U23球员数量挂钩,于是U23政策就这样实施,国内年轻球员成为各大俱乐部之间的抢手货,尤其是韦世豪、杨立瑜这些参加过U23亚洲杯的球员。韦世豪、杨立瑜在此之后被恒大签下,并且成为恒大新老交替的关键球员,在U23政策实行的这几年受益匪浅。

如今韦世豪已经25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靠着U23政策才能踢上球的少年已经成为恒大俱乐部和中国国家队的绝对主力,但是韦世豪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对意大利传奇后卫、恒大主教练卡纳瓦罗的感谢,并且说卡纳瓦罗希望自己赶快长大。我个人认为这是卡纳瓦罗对韦世豪非常欣赏的表现,而韦世豪说出这些话还是有自谦的表现的。

韦世豪曾有过留洋经历,但是他的留洋经历并不算成功,回国踢球是他唯一的选择。这些年来,韦世豪先后效力鲁能、上港、国安、恒大,比赛经验和能力已经足够强大,至少在中国球员当中,韦世豪是最出色的一个,但是在国际舞台上,韦世豪的实力就微乎其微了,他甚至还比不上日本小将久保健英。

久保建英过人,久保建英过人集锦超清

久保健英今年只有19岁,出自巴萨青训,后来加盟皇马,被租借到马洛卡踢球,在如今的马洛卡阵容当中,久保健英是球队前场的绝对主力,地位比大部分欧洲球员还要高。据相关数据统计,久保健英本赛季在西甲联赛已经完成2次助攻和3粒进球,共计送出18次关键传球,还是马洛卡队内的过人王,如果他在亚洲踢球,那么必然是暴殄天物。

19岁德甲久保健英未来是有实力像孙兴慜那样立足于豪门球队的,就他现在的实力已经比韦世豪强了很多,更何况是到他25岁的时候呢。

每一名职业球员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不同的规划,有人愿意回到亚洲踢次级别联赛,有人愿意在豪门竞争主力位置,但这显然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韦世豪的选择和久保健英完全相反,况且现在已经25岁的他技术风格已经定型,很难在欧洲五大联赛立足,留在中超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韦世豪留洋已经偏晚,但亡羊补牢很有必要,也来得及!

韦世谊在比赛中

现在中国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的只有一个武磊,也是整个中国足球的尴尬!如果中国国家足球队要提高水平,长期的根本的当然主要要靠抓青训。

短期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搞好归化。目前重中之重是高拉特和蒋光太的归化。遇到了什么困难,各方面不要争功逶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精诚团结、能力合作,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另一条就是要有更多的优秀年轻球员去欧洲踢球。

而前些年,优秀球员在国内联赛是稀有资源,是香馍馍!踢着养生踢球就能挣大钱,而如果去欧洲,想舒舒服服的既挣不到大钱,甚至连比赛也踢不上。

去年至今的两个政策有利于逼着好一些的年轻球员出去闯荡。一个是中超联赛多上一名外援,本土球员面临的竞争更激烈,踢养生足球的空间变窄。二是限薪。这导致如韦世豪等球员才有了走出去的意愿。

球员榜样郑智

具体到韦世豪本人,辗转上海上港、北京国家,都不得志。两个豪门俱乐部的教练都不怎么用化,说明他的性格有改进的地方。而到广州恒大取得成功。一是有卡帅的知人善任、大度宽仁的因素,也有韦世豪在挫折中纠错改变、变得成熟的一面。这些经历能够帮助他留洋站稳脚跟。

他如果与日本球员久保健英同时出去留洋,大概率会比现在优秀,甚至会超过现在的久保健英,这就意味着出去留洋已经偏晚,但25岁的年龄也并不太晚,出去谦虚学习、刻苦训练,多与教练队友沟通,争取尽快踢上球甚至踢上主力。两、三年后必然会有大幅提升!

除韦世豪之外,比韦世豪更年轻的有开发潜能的球员也宜成批结伴出去。如恒大的杨立瑜、苏宁的黄紫昌、国安的王子铭,甚至更年轻的朱辰杰、郭田雨、陶强龙等等。如果有七、八个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踢上球,国足水平一定能得到大幅提高!

武磊犀利突破

25岁的韦世豪终究长成了中国球员的模样。

虽然说在近几年,从国外回到中超赛场之后,已经为国内的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和广州恒大几家大俱乐部效力过,但是相比于他的对比对象,他还是输了。

当年和他同场竞技甚至不如他的南野拓实在红牛取得成功之后已经加盟利物浦,并且很大可能在本赛季收获奥超和英超两大联赛冠军,并且本人已经在欧冠和奥超打进超过45个进球和20+的助攻,个人身价也已经涨到1000万欧元,这样的同龄人,差距愈来愈大。

新一代的日本新星久保建英,从拉玛西亚的佼佼者历经沧桑回到西甲舞台之后,在租借马略卡的本赛季中,已经为球队打进3球奉献2个助攻,并且成为了球队的过人王,身价更是高达1350万欧元,比目前身价最高的中国球员都要高。这样的后辈也已经比韦世豪成熟,甚至更出色。

请问25岁的国足未来,要在何时才能长大?27岁的武磊已经力压众多顶级外援拿到中超金靴,摆脱多年的本土最佳射手王称号。25岁的韦世豪能否在未来两年“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