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就要把握,支持举办奥运会。①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②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③逐进体育事业发展,增强人民体质。④也是最重要一点,在台湾没统一之前,防止国际奥委会让台北举办,至少在2030年之前不允许台湾举办。
上海人精明。相信他们会全面评估承办奥运的得与失,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意願。做为其他城市民众不做干予,也不需要分摊承办花销。只是有一点须強调,现代奥运规模越来越宏伟壮观,巨额开销已经促使许多国家望而却歩。己有两国申请共同承办的例子。看发展趨势如果没有申办国,为延续奥运国际奥委会要做派发了。勿论如何,笔者相信两点:说奥运场舘能充分利用的人是骗子;说办奥运能增強主办国国际威望的人是儍子。还是把钱用在改善民生,搞好基礎设施建设,多造航母核潜艇上面吧。
好事啊!上海人干吗要拒绝,改善交通,增加就业,提升国际知名度。别的地方还轮不到,上海人别被忽悠了,中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上海人不要听到风就是雨,对上海绝对好事,北京开过后物价还是比上海低,整个市容上个台阶。支持!
又是折腾老百姓的事,各种限行,各种取缔,各种摆拍,其实,试问一下,老百姓真正的生活因此改变了吗?奥运会的举办或许可以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但这形象对民生有提高吗?我们不需要这种空洞的说教,城市形象再高,我的生活水平没提高,这种形象工程要它何用?看看国际上其他国家,很现实,有钱时办办无所谓,经济困难时谁会抢着办?毕竟,奥运会不能当饭吃,我们还是要实实在在东西!所以,坚决反对,不过也知道反对无效!
作为世界级大都市,上海申办奥运会其实是势在必行,不举办一次奥运会,都不好意思说是世界级大都市!当然,希望上海的奥运会能够办出自身特色,不要再“举全国之力”了。
在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一直是代表性的三大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更为强势,目前,北京已经承办了2008奥运会,即将承办2022冬奥会,这都是北京影响力的展现。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不知道还能否这样叫,但目前GDP仍旧是城市第一位),加上悠久的对外文化交流,上海一直深受世界的瞩目。
这些年,为了匹配世界级大都市的地位,上海一直不遗余力,其中体育层面的操作就有很多,比如F1赛事的引进,网球方面则举办了上海***赛,世界巡回赛9站ATP1000赛事,亚洲唯一的***赛,重要程度仅次于四大满贯和ATP年终总决赛。在这一点上,上海***赛在男子级别上高于中网,中网的女子级别更高。
NBA中国赛的举办地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正好是中国四大城市。
足球方面则拥有两支中超球队,而且都是冠军球队,2018赛季,上海上港夺取中超联赛冠军,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冠军球队的城市。
然后,就必须是奥运会了。虽然奥运会现在吸引力不高,但在中国,奥运会能够体现出足够的价值。而且,国际奥委会肯定也希望中国举办,最好是上海这样的国际一流大都市举办,如此,才会让奥运会重新展现光环。
至于场馆,如果不想大兴土木,重点改造的话,已经足够了。
上海举办奥运会,还可以把影响力拓展到长三角地区,比如在其他城市举行一些分站赛事,包括足球赛事。
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的决定,相信也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为什么办奥运会?不就是彰显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中国如今再也不需要通过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来彰显国力了,因为中国的实力摆在那儿。我们现在更需要办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努力改善医疗环境和条件,让民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比如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让中国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而不是让老师们教了一辈子书为了能够一回加个几十块的工资的职称上相互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付出生命,而不是让老师努力教了一辈子书还在拿着每个月两三千的薪水而备受社会冷眼家人的诘难。比如努力提高科研人员工资待遇收入,为他们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而不是让这些杰出贡献者仅仅得到一个空头的精神荣誉…实干兴邦,而不是讲排场,好面子,为了国际上的空头赞誉赢了面子,输了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