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在德国境内的12座球场举行。这是继1974年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德国举行,也是继1998年后世界杯再次在欧洲举行。
北京时间2006年7月10日,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举行,意大利通过点球以5比3击败法国夺冠。
这届世界杯的最终排名:
1.意大利。
2.法国。
3.德国。
4.葡萄牙。
5.巴西。
6.阿根廷。
7.英格兰。
原因就是日本队黄牌数量少于塞内加尔了,这也是世界杯小组赛排名规则决定的。
根据排名规则,在同分情况下依次比较净胜球、进球数量、互相积分、互相净胜球、互相进球数、红黄牌数量。
日本和塞内加尔都是一胜一平一负积4分,其中两队进球都是4球,丢球也是4球,净胜球相同,而两队在第二轮2:2战平,所以互相战绩也是相同的,此时就要看谁的红黄牌数量更少了,日本队三场比赛拿到了四张黄牌,而塞内加尔是六张黄牌,根据公平竞赛原则,日本队红黄牌更少所以拿到了晋级资格。
这是我的回答,认可请点赞,喜欢请关注,我是秀才也愿与您一起畅聊体育世界!
总的来说,日本因为公平竞赛积分比塞内加尔队多而晋级十六强,而什么是公平竞赛积分呢,我们得先来看一下世界杯小组赛的晋级规则:小组赛阶段共32支球队参加,小组赛分成8组,每组4队,4支球队进行单循环的6场比赛,小组前两名晋级十六强。
小组排名规则如下:
a)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若出现多支球队同分的情况,按下列方法决定名次:
b)小组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c)小组赛进球多者,名次列前;
d)相互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相互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f)相互进球多者,名次列前;
g)公平竞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比赛中得到的红黄牌会减少公平竞赛分数,黄牌减1分,第二张黄牌导致的红牌减3分,直接红牌减4分,黄牌加直接红牌减5分,单场比赛中一位球员只会因,上述四种情况之扣分;
本届世界杯首先看球队积分,总净胜球数和总进球数,如果都相同的情况下,按以下规则排序:相关球队之间的积分、净胜球、进球数;如果还相同就再按以下规则,按照球队的黄牌和红牌少的晋级。如果依然相同,则由国际足联抽签决定。
所以日本和塞内加尔同样以1胜1平1负的战绩积4分,而且同样打进4球丢掉4球,而两队互相之间的战绩为2-2,胜负关系、净胜球和进球数依然相同,就只能对比两队的黄牌和红牌数量了。结果日本队依靠黄牌少的优势晋级,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规则。
日本队的主教练西野朗赛后也说了,最后的踢法不是我的本意,但是这是战略!日本队本来的目标就是16强,到现在已经完成了,西野朗也会有新合约,一举多得。
何况,还记得2004年欧锦赛,丹麦瑞典如何做掉意大利吗?比这猥琐多了!当时意大利获胜也无法保证晋级,要看同组丹麦和瑞典队的结果,而只有两队打成2-2的情况下,才能携手晋级从而以进球多的优势挤掉届时同分的意大利队。最终的结果是意大利在最后一分钟拼下了保加利亚,而丹麦和瑞典“恰好”打成了2-2平,蓝衣军团只能愤怒地看着北欧兄弟携手出线。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的首次:日本队因公平竞赛积分高,也就是黄牌数量少而晋级。
按照世界杯的规则,当同一小组中有两支球队积分相同时,先后按照以下次序来决定两队排名:
1.净胜球。日本队和塞内加尔队在这项上战成0-0。
2.进球数:两队战成4-4。
3.胜负关系:两队战成2-2。
4.公平竞赛积分,也就是红黄牌数数量,数量越少积分越高。日本队以4张黄牌战胜了塞内加尔队的6张黄牌。
最终日本队晋级16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第四项公平竞赛积分仍然相同,两队将直接由抽签来决定名次,这在世界杯历史上还没有过。不过今天我们都看到比黄牌了,相信距离抽签也不远了。
在稍晚进行的比利时与英格兰的比赛,如果双方打成平局,也将与比较红黄牌数量的方式决定名次。当然本着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心态,我期待比利时队和英格兰队能够在打平的基础上把红黄牌数量也追平,这样就太有意思了,可以看到活久见的抽签环节。
感谢邀请!
虽然可惜了非洲大兄弟塞内加尔,但是规则就是规则,日本善于利用规则晋级也是无可厚非的。
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天比赛日可以说依然是剧情跌宕起伏,在出线名额的厮杀上,堪比惊悚大片!
在比赛开始之前,日本和塞内加尔在积分,净胜球,进球数,胜负关系都是完全相同,按照规则,在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就要比较公平竞赛积分了。而日本黄牌数是3红牌数是0,公平竞赛积分是-3,塞内加尔黄牌数是5,红牌数是0,公平竞赛积分是-5,所以日本暂列小组第一。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晋级的伏笔。
而在暗流涌动的上半场过后,下半场的悬疑剧情就开始了,由于波兰贝德纳雷克率先破门,这也让日本在晋级路上陷入了被动。好在哥伦比亚的米纳紧接着破门拯救了日本。而在比赛时间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在日本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放弃寄希望于塞内加尔不进球,靠公平积分晋级,第二攻出去,拼进球。但是保守的日本选择前者消极比赛,而最终日本人也如愿以偿,得到了晋级名额。
可以说日本人善于运用规则是没有毛病的,但是苟且偷生之后还会是胜利吗?起码我不是这么认为的…
有什么批评,有什么意见,欢迎大家留言与我交流!如果我的出现让你更爱足球了,那请毫不犹豫的把赞和关注留给我吧!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有水平,因为目前不少球迷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中国教练团队选定奥运名单,和日本乒协规定用积分衡量奥运资格这两种方式,到底哪个更加合理呢?
在中国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谁能去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焦点的问题。无他,但人才济济而!竞争的选手太多,竞争的选手实力又不相上下,因此每到奥运年地时候参赛名单就成了大家关注地焦点。
经过了几代人的变革后,我国现代乒乓球奥运会选拔的方式变成了日常比赛考核+选拔赛+教练组(乒协参谋部)推荐制度。因此可以说中国乒乓球奥运会比赛的竞争力度,依然是世界上最激烈、最残酷的。
中国乒乓球如此遴选奥运参赛选手,一方面与乒乓球是国球,它承载着国家体育荣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乒乓球是中国体育军团奥运会夺金大户有关。因此,才造成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要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之后,由乒协或者是教练组等人来选定。
日本乒协针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参赛选手早就制定了规则,即“2020年元月世界排名靠前的两名选手,自动获得东京奥运会单打的资格”。这也就是日本乒协的“积分制”参赛办法,这个办法看上去人为的因素不多,选手的主观能动性倒是占据了上风。
因为缺少上级的干预和指定,因此不少人认为日本乒协的选拔办法貌似更加的公平、公正、更加的透明,也更加的能够让人接受和认可。
其实日本乒协之所以这样的规定选手的参赛模式,是有他们的无奈和原因的。首先就是日本能够和中国乒乓球竞争的选手不多,他们必须要激活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为自己营造一种积极、努力的氛围。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日本选手就会失去斗志和信心,同时也会让日本乒乓球变得死气沉沉的。其次就是日本乒乓球职业化的程度比较高,选手都有职业运动员的素养和水平。并且日本乒乓球风气和特点都比较亲欧洲,因此他们的队员都比较独立和自由。这样,他们就比较抵触有认为干预选拔的行为,而日本的协会也比较尊重运动员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