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战况,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战况如何

tamoadmin 热门赛事 2025-07-26 5 0

里约奥运会小组赛塞和荷两队都赢了中国队,为什么半决赛和决赛都输了?

里约奥运已经过去四年了,但是对于球迷而言,仿佛还就在昨天,说实话里约奥运的每场比赛都历历在目,特别是四分之一决赛与巴西女排的比赛,以及半决赛和决赛,相信不少球迷看到中国女排夺冠激动的泪流满面,那么为什么在小组赛塞尔维亚和荷兰女排都赢了中国,反而半决赛输了呢?

第一个,中国女排向来慢热,而当时中国女排的比赛全部被安排在巴西当地时间的早晨,所以由于时间差异,中国女排的状态始终投入不进去,放不开手脚,再加上早上没怎么运动,状态出不来,所以比赛中显得特别拘谨。

其次对对手不熟悉,荷兰女排与中国女排在奥运比赛前一共就进行了三遍还是,瑞士女排精英赛和大奖赛两场比赛,中国女排是两胜一负,而双方全主力就香港站打过一次,郎导也曾明确说过,不想跟对方多碰面,怕自己的战术被对方熟悉,所以也没有摸清楚荷兰女排的技战术,谁想到荷兰女排在奥运会打了鸡血,一上来就拼发球冲击中国女排的一传,再加上中国女排慢热,所以第一场比赛爆了个大冷。

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战况,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战况如何

与塞尔维亚女排也同样是不熟悉,双方在15年世界杯交手一次,中国女排3:1赢下,而到了16年塞尔维亚故意隐藏实力,大奖赛派替补与中国女排比赛,熟悉了我们的战术,但是我们却没有摸到对方的特别,所以小组赛被打了个3:0。

但是到了第二次交手,郎导已经摸清对方的底细,采用车轮战战术,让对方摸不清我们的战术,特别是半决赛与荷兰女排的比赛,郎导把12人都安排上了赛场,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这么敢用人,最终在郎导的不断变换战术下,中国女排赢下了荷兰。决赛郎导采用以柔克刚的战术,不再硬碰硬,用杨方旭,丁霞等防守好的运动员来卡对方的进攻,果然效果明显,再加上发球战术改变,最终3:1逆转塞尔维亚夺冠。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低开高走成就了这支荣誉之师的伟大,技术层面的内容交给专业的人,回顾8场比赛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厚积薄发。

当时中国女排分在B 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死亡之组,夺冠热门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和意大利相互厮杀,结果第一阶段中国女排分别输给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女排屈居小组第四。半决赛遭遇东道主巴西女排,这一仗至今仍然被球迷津津乐道,精彩的战术博弈,教练之间的摩拳擦掌,球员的舍命爆发,在郎导和队员心里,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最终3-2艰难拿下胜利。

战胜巴西挺近四强,可以说最后的冠军稳了,因为据说当时的荷兰和塞尔维亚两支队伍在得知中国女排晋级后都慌。确实通过这场比赛中国女排的能量全部迸发了,赢球除了实力和运气之外,那种不服输的精气神对比赛的影响太深远了。

一:小组赛中国女排为何会输给荷兰和塞尔维亚?

当然不是实力不济,主要原因还是球队的包袱太重,太想赢导致自身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同时对手在小组赛确实打出了她们的最高竞技水平。就拿第四战对阵塞尔维亚来说,球队的发球和拦防非常的糟糕,丁霞和颜妮的配合还是打不起来,除了朱婷下分之外根本找不到第二个人,郎导暂停时候的战术一回到场上根本无法执行下去,这根本就不是技战术的问题,郎导赛后也说到球员的心态出现了很大问题。

二:为什么打到最后又连续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1/4决赛逆转巴西给了球队很大的动力,换句话说,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就必须毫不保留的亮剑。

半决赛对阵荷兰,凭着一股韧劲顶住对手的反扑,几乎全程咬住比分,关键分上的处理太鼓舞士气了。决赛对阵塞尔维亚,我们又从这支队伍身上看见了狼群一般的韧劲和野性,大比分落后的女排气贯长虹,哪怕比分落后7分也能奋力追回,随后直接把米哈伊诺维奇打下场休息,这是何等的涨士气啊。

里约奥运会后面三场比赛最引人入胜,当队伍陷入绝境的时候,年轻小将比如龚翔宇等人为队伍燃起热血,老将们用经验将局势重新带回自己的节奏,最危难时刻是郎导站了出来。她对大局的掌控,对队员们的充分信任,甚至说对必胜的信念追求,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就是中国女排的实力。

里约奥运会前郎平坦率的说中国女排的实力应该排名第五第六,虽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也说明很多队伍都实力强劲。

排球比赛是团队的较量,从教练组到队员,每个环节都是重点。比赛的状态和教练的临场指挥也往住决定胜负,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至于中国女排先输后赢,也有慢热的原因,调整好状态后再胜也就不足为怪了。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场景犹在昨日,对于里约奥运的逆风而上,中国女排让我们体会到了她们的女排精神,也成就了中国女排辉煌,尤其是在在半决赛和决赛的表现让广大球迷看得激动万分,那么对于女排来说,为什么她们能在半决赛和决赛中赢下此前战胜过自己的塞尔维亚和荷兰队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女排在那届小组赛的表现不理想,可以说是面临淘汰的风险,这跟当时年轻的中国女排经验不足有关,当时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女排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在小组赛面对荷兰、塞尔维亚、美国等世界强队,中国女排的心态并不是很好,接连的失误和心理上的压力让她们在小组赛的排名垫底,可以说那时的中国女排已经没有了退路。

然而在这样的绝境之下,中国女排并没有选择放弃,与巴西一战成为了她们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转折点,那场比赛中国女排的开局并不理想,但是心态上的稳定和郎指导的冷静指挥,让中国女排把落后的比分拼到了2:2平,尤其是决胜局双方的比赛异常激烈,不过中国女排展现的的坚韧和顽强给了巴西女排很大的心理压力,让巴西女排最后以13:15落败。
与巴西一战的胜利给了中国女排很大的信心鼓舞,此后面对惨遭失利的塞尔维亚和荷兰,她们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心理负担和压力,而是专心地投入到比赛当中不惧胜负专注赛场,展现了顽强的拼搏力,让中国女排最终登顶,相信这样的女排精神会得到传承的,也期待中国女排可以在明年的奥运赛场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