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中国城市哪家强?我就看中国城市大比拼
我是中国城市大比拼我来回答
说到我国北方城市呢,大家都知道收到北京是最厉害的,除此之外,谁是北方第二城,这就出现了诸多争议,比如以城市功能齐全的沈阳也想争第二,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青岛,以高楼时尚著称的大连,以及名校遍地的西安等等,今天我们单比民富的话,恐怕只能剩下青岛和天津脱颖而出了,因为论人均收入的话沈阳、大连、西安,包括鄂尔多斯和克拉玛依都要PASS掉的。
天津在近代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城市,是多国的租界区,这里很多西洋建筑,城市十分复古,近几年在摩天大楼建设上也是如火如荼,那么我们来看看天津的民富如何?首先看看人均收入,天津多达39506元的年收入,还是不少的,而人均GDP也有12.1万元。
如果是城市之间横向比较,那就不能包括中小城市,因为很多中小城市是能源型强市,工资高、福利高。比如2016年人均GDP全国四强分别是:鄂尔多斯、东营、克拉玛依、大庆,这四个城市民众富裕程度不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是这类城市人口也只有一两百万人,和千万人口的大都市相比显然是不协调的。
所以单从大城市来讲,天津和青岛的民富可以排名北方第二和第三。这一点其实很好判断,我们只需要看五组数据。
青岛排名北方第三,天津排名北方第四。
由于没找到薪资排名,所以暂用求职薪资来替代。历来求职薪资排名和人均薪资排名大同小异。都是根据薪资待遇衍生而来的数值。在求职薪资方面,青岛依然位列北方第三,天津第四,名次相比于人均收入排名并无改变。
北方地区人均存款排名和收入有着较大出入。太原、沈阳、大连、兰州、西安等城市排名居前。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除了北上广深这类大企业扎堆的城市以外,人均存款高的城市都是房价相对偏低的。而天津和青岛房价高居北方第二和第三,所以在存款方面确实有点压力山大。
人均缴税是唯一和人均收入、人均薪资挂钩的数据,青岛和天津再度位居北方地区第二和第三名,而且相互间只是差之毫厘。
第一集团 直辖市北京,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天津,直辖市,北方工业中心和海运中心;第二集团 副省级市黑龙江哈尔滨 吉林长春 辽宁沈阳 辽宁大连 陕西西安 山东济南 山东青岛第三集团 普通省会城市石家庄 太原 兰州 *** 银川 呼和浩特 郑州第四集团 较发达重要地级市黑龙江大庆 ,石油工业 ; 黑龙江齐齐哈尔,历史上曾经是黑龙江省会,钢铁机械工业,著名一重总部;吉林吉林市,历史上吉林省会,化学工业;辽宁鞍山,鞍钢;河北唐山,工业重镇,钢铁煤炭陶瓷工业,北车总部,河北最富;山西大同,煤炭工业;河南洛阳,机械工业,采矿业;内蒙古包头,钢铁工业第五集团,其他较发达城市辽宁盘锦,辽河油田;河北秦皇岛,北戴河中国夏都;河北邯郸,老牌工业城市;河南开封,曾经省会;河南濮阳,中原油田;山东烟台,山东威海,旅游业;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陕西延安,革命老区;陕西榆林,煤炭工业,人均GDP很高;内蒙古鄂尔多斯,富豪遍地;甘肃庆阳,长庆油田;甘肃酒泉,航天、石油、旅游业;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工业;新疆喀什,西垂特区;江苏徐州,苏北重镇;安徽淮北,煤炭工业。
北方除了北京外最发达的两个地方天津胜在大气,青岛胜在精致青岛是旅游城市,自然环境比天津好总体经济实力和规模当然是天津更为强大,但是“青岛的水远比天津浅”,更适合民间资本活动潜力上讲,天津大于青岛,全中国现在天津是发展最快的地方。
天津是直辖市,比青岛多了很多无形资源,而且面积大、人口多,又紧邻北京这个强援。初始硬件配置也更高,科教文卫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准,综合优势就连成都、武汉、南京这些王牌省会都难以比拟,更别说青岛。
从市区本身的工作生活来说,两地实力基本相当,国企、外企、私企都很多,薪资水平也大体相当。而且同样作为港口型城市,都在重点开发海洋经济。
不过从长远来说,天津的宏观优势更明显。因为现在真正的强市都是在以城市群模式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成功都是源自于此。而天津从京津唐到京津雄,再到广域的京津冀一体化,都是以城市群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这样的组团发展一旦形成,将会成为下一个珠三角。
虽然青岛有青烟威一体化概念,但毕竟区域范围有限,人口更有限,即便把潍坊也捎带上也还不到三千万,而京津两市人口就已经快达到四千万。现在人口基数越来越重要,人口和土地规模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发展规模受限。所以青岛即便发展再好,也难以匹敌天津所在城市群概念的发酵。当然如果雄安五年之内崛起速度极快的话,那么天津一时间失宠也是可能的,然而长期来说这对天津乃至整个河北地区都是重大利好。
青岛好,青岛好,青岛好。你们都好。行了吧。天津最差,行了吧。能消停消停,别拿我们天津跟你们作比较了行么?有意义么?你们在牛也是普通城市。天津再不好,也是直辖市。这,就是区别。
天津和青岛各有优势,共同点都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北方滨海城市,都有天然良港,港口吞吐量都很大。不同点是:1.天津是我国直辖市、我国三大经济圈中的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支撑点,经济总量在我国大城市中比较靠前。2.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山东省城市经济总量中的领头羊,但青岛经济总量比天津还少得多。3.在政策权限方面,青岛不如天津。4.新区经济产值方面,天津滨海新区比青岛西海岸新区年总产值高不少。5.人才引进方面。天津重点高校比青岛多,企业也多,毕业生就业机会比青岛多。5.就目前状况而言,青岛近两年的经济增量比天津高不少。
而一个城市的发展主要看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所在的区域发展环境、地方官员的思想、人才引进等等。综合看,青岛要想追赶天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事物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一百多年前,天津已发展成我国北方的大城市,青岛还是一个小渔村。三十年前,深圳也还是一个小渔村。所以说,下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只有等待历史的验证。
现在除去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地方的人以外,所有城市都喜欢跟天津比较一下得瑟一下,究其原因其实说白了还是自己自卑心里在作祟,中国近百年以来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城市一直是中国大陆内最发达地区,天津有段时间甚至超过了上海北京,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国内的其它城市只能望其项背,或者说羡慕嫉妒恨也不为过,近几年国家政策多样化沿海地区一些城市得利于国家政策的倾斜也迅速发展起来,当然这里面天津发现确实有所放缓这也很正常,这些发展起来的城市在他们经济增强的同时那颗被压抑了许久的卑微的心也需要有一个发泄的途径,也只有比较攀比才是自我安慰的最好办法,现阶段北上他们还认为没办法攀比咋办呢?天津吧,总归老牌直辖市一直是仰视的城市跟他们比比吧,其实实话实说啊,有句俗话,“你大爷就是你大爷”天津就是近来发展慢点也依然是你们无法比肩的,看看那些个各种各样的排名无天津无一例外都是前几,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所以说这些所谓的网红城市你们跟天津较劲可以但是别当真啊你们还是差的远天津就是站住了不动你们也得几年才能赶上,但是我们天津理解你们这种暴发户需要嘚瑟的心里,只要你们高兴就好!
这问题,其实没必要想都知道肯定是天津,先说明面上的,天津市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而青岛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而从京津冀一体化到整个未来渤海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来看,天津都处于核心位置。
天津算不上是一个传统旅游业很发达的城市,更不是网红城市,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相继红了以后,天津作为新一线城市中靠前的城市却显得格外低调。天津市的主要产业是加工制造业和港口贸易,虽然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严重放缓,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天津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北京做减法,天津河北做加法
从2017年底开始,北京市宣布北京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始做减法的城市,由疏解非首都功能开始,未来的北京不会再一味的追求埋头发展,而要稳定和把全国心脏的功能发挥好。自从北京市政府搬至通州副中心开始,一系列调整也先后开始启动,未来的北京将彻底不再只是北京,而成了全国的北京,中央的北京。
而所做的减法就真的减去了吗?当然不是,而是逐步将产业下方,把不同的产业释放给天津和河北,首先工业型生产企业在17-18年已经有很大一批从北京经济开发区(亦庄)和石景山地区逐步搬迁至河北,同时在北京推行积分落户政策后,大量无法留京的中高学历人才将会被释放至天津和河北。
很多人说,因为天津离北京太近,所以前些年都是北京吃肉,天津喝汤,一直在吸天津的血,先不论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在未来显然北京是要把吃不了的肉给天津和河北了。
个人觉得是青岛,两个城市都待过,对于没有门路的老百姓青岛能提供一些不错的工作岗位,有一定发展空间,天津除了进国企,考公务员当老师没啥大的出路,看看这里民企的质量就知道了。
当然是天津。天津是直辖市,教育医疗在全国来看都是一流水平。未来孩子读书考学比青岛要好太多。山东省是著名的高考高分大省,生源众多,竞争极其激烈。
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接受北京转移来的产业和人才,再加上天津老工业基地的底蕴和港口城市的优势,天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