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什么压力,因为站在决赛跑道上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
苏炳添半决赛跑出9.83秒确实属于天方夜谭级别的,当年他跑出9.91秒的成绩时就说过其实这个成绩也不是偶然和极限。他在平时的训练中虽然没有公开说跑到过什么成绩,但是手动计时是要好过9.91秒的,当时他的外教声称9.85秒是极限,可见苏炳添是具备这样的实力的。但是有啥说啥9.83秒应该说是一个各种技术环节包括个人状态以及风速完美结合下的成绩,是很难***的,这就如同博尔特他也不可能多次跑在9.58秒!
要说苏炳添决赛跑出了9.98秒,其实这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因为事实上跑进10秒在奥运会决赛中也不是很容易的事,1984卡尔-刘易斯夺冠的成绩就是9.99秒。当然如果说为什么起跑和前半程不好,主要还是有运动员抢跑造成第二次出发时心里上求稳,技术和肌肉状态有干扰。
因为苏炳添主要优势就是起跑和前半程,就是这对他有一些影响。不过我还是认为能稳定跑在10秒以内就很不容易,这种比赛其实有偶然性的。
9.83秒这是一个会保持很长时间的亚洲纪录,大概率是个胡子纪录,能保持20年以上。
有可能是教练团队吸取过去的经验,要苏炳添采取绝对不犯错战术,不要抢跑,不要互相撞到,不要越界,不要精神过度紧张,不要肌肉拉伤,很明显这种高强度场面是需要保守战略,因为亚洲人没有这种场面的经验,能跑到终点是苏炳添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种场面犯错是国人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苏炳添是个聪明的强人,当然心领神会了。
苏炳添在半决赛留下一个9秒83亚洲记录,足以自豪了。他赛后采访时亲自解释过了,大意是半决赛必须拼尽全力方能进决赛。但我的实力很难做到在几小时内连续两次都跑进9.90秒内。精气神集中爆发,很不容易。
苏炳添半决赛跑出9秒83,决赛跑出9秒98,只获得了第六名,让很多期待苏炳添拿奖牌的网友感到遗憾,毕竟以苏炳添半决赛的成绩,已经超过了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银牌的成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苏炳添拿到奖牌。
但是苏炳添决赛只跑出9秒98,名列第六位,与奖牌无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奥运会历史上从来没有黄种人进入过决赛,因此半决赛前,苏炳添的目标就是冲进决赛。
也就是说,苏炳添把最好的状态留给了半决赛,所以半决赛跑出了最好成绩9秒83。
但是由于半决赛时间是下午18:30,决赛时间是晚上20:50,中间只有两个小时的体能恢复时间,对于苏炳添来说,这个时间有些短了,如果决赛隔天进行,相信苏炳添成绩会好一些。
对此,苏炳添的外教也是深感遗憾,承认苏炳添在决赛中未能获得奖牌时准备不足。
决赛中英国选手休斯抢跑被直接罚出场,影响了苏炳添,毕竟第一次杀入奥运会百米决赛,如果因为抢跑被罚出场没有成绩就太冤了。
所以,苏炳添过于稳妥,起跑时间慢了,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位置。
目前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正在浙江绍兴进行,在刚刚结束的男子100米短跑决赛中,国家队短跑名将谢震业以10秒31的成绩成功夺冠。作为浙江绍兴人,在自己主场作战的谢震业起跑虽然较慢,但凭借中后程的绝对实力强势超车夺得第一。虽然夺冠,但10秒31的成绩距离苏炳添保持的全国纪录9秒92还是有很大差距。说到苏炳添球迷肯定会好奇,它为什么不参加,最近他在干嘛?
苏炳添因体能测试不合格没能入选?
根据之前中国田协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号召,将基础体能大比武的成绩视作能否参加本次全国锦标赛的唯一准入标准。苏炳添此次缺席比赛,也让不少媒体猜测是因为未通过体能测试导致不能参加比赛。随后,央视体育记者冬日娜也在第一时间为苏炳添辟谣,根据冬日娜透露,苏炳添是在今年六月份的一次力量训练中不慎拉伤左肩,目前一直处在养伤状态。
根据医生的诊断,苏炳添的伤病结果为左侧肱骨头骨折以及左肩锁骨损伤,这是一种运动员常见的慢性伤病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目前来说苏炳添也主要以养伤为主,对于这次全国锦标赛也是因伤缺席,无缘与谢震业的百米飞人决战。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十月份中国田径队正式进入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冬训时期,此次伤病必然会影响已经31岁的苏炳添备战状态。
中国飞人的最后一舞!
说起苏炳添,一位大器晚成的短跑天才,曾经一度想要放弃短跑最终还是因为热爱坚持了下来,用每天枯燥的训练换来了以下的成绩: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9.92秒);男子6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首位闯入室内世锦赛男子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100米决赛的亚洲人等等。他也是继刘翔之后,中国田径短跑领域新的领军者,他用他的速度为国人迎来了太多骄傲!
作为短跑大龄运动员,下届东京奥运会已经成为他的最后一次奥运会之旅,目前受全世界疫情的影响奥运会被推迟举办,这也给苏炳添伤病恢复足够的时间。相信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恢复,在明年的奥运会中苏炳添一定不负期望完美跑完奥运会的最后一个冲刺!
最后,苏炳添没能参加这次全国锦标赛不是因为体能测试没通过,而是因为六月份一次意外的受伤导致这几个月一直在养伤阶段。对于这位大龄的短跑运动员,我们不能再给予太多的压力,东京奥运会或许就是他短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大型比赛,且看且珍惜!